英亚体育在线_英亚体育投注-360足球直播推荐

淮安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简报(2023年第10期)

时间:2023/12/26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字号:[ ]

一、重要事项

1、11月9日,生态环境部转发《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澳英亚体育投注:“无废亚运”行动的报告》,要求各地按照生态环境部有关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学习借鉴相关做法,持续高质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新开展“无废”活动,培育弘扬“无废”文化,厚植传播“无废”理念,营造共创“无废”氛围。

2、11月29日,省生态环境厅印发《新一轮部省共建合作协议事项清单及任务分工的通知》,要求加快落实“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和工程项目,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深化区域“无废城市”共建,强化各项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区域城市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实施一批“无废运河”“无废园区””无废细胞”工程。

二、工作进展

1、市“无废办”印发《淮安市“无废工厂”创建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创建程序。

2、市“无废办”组织邮政局、生态环境局、工信局、邮政公司走进康乃馨织造有限公司开展“邮来已久、绿动未来”主体宣传活动。

3、市生态环境局推进“无废工厂”建设,推动中国石化淮安一站率先打造完成全省首座“无废加能站”。

4、市发改委落实《江苏省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向省及时报送淮钢等6家重点企业能效提升技术改造工作方案,推动重点领域严格能效约束,加快国有企业、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降碳示范技术改造。

5、市工信局扎实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淮安经济开发区入选国家级绿色园区,今世缘等6个企业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

6、市城管局积极引导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目前全市共有11个省级垃圾分类试点乡镇积极推广农村生活垃圾“积分制”、“红黑榜”。

7、市住建局考察先进地区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完成《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应用技术导则》,计划2023年底发布实施。

8、市农业农村局建立了一批秸秆综合利用基地,培育了一批秸秆利用规模企业,形成以涟水绿金丰、盱眙农丰宝等为代表的秸秆肥料化利用企业;以洪泽紫山为代表的秸秆基料化利用企业;以江苏有峰、淮安薪能为代表的秸秆燃料化利用模式;以涟水县、盱眙县、淮阴区3个光大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秸秆发电模式;以淮安瑞禾秸秆有限公司、盱眙永生生物科技等为代表的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

9、市交通局推广应用长江干线船舶水污染物联合监管与服务信息系统,全面推进船舶水污染物船港城一体化治理,严格执行“未按规定送交船舶污染物的船舶严禁装卸作业”规定,确保船舶水污染“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应处尽处”,各类污染物转运处置闭环率始终保持在省定目标95%以上。

10、市教育局建立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无废学校”建设工作,引导青少年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环保的生活学习方式,助力英亚体育在线:“无废城市”建设。

11、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序推进“无废机关”建设,英亚体育在线:累计建成节约型机关558家,总建成比例95.71%。         

三、主要问题

一是协调机制发挥作用不明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成立市“无废城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各地各相关部门成立协调机制,但从工作调度情况来看,部分单位协调机制上传下达作用发挥不够,不能及时上报市级调度情况,洪泽区、淮阴区未按时报送调度材料,“市无废办”单独催报后仍未报送。

二是方案印发迟缓。目前清江浦区、淮阴区、淮安区、洪泽区、工业园区、涟水县的区域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但未印发,淮阴区方案尚未通过专家。无废航运、污泥精细化管理、小龙虾生态产业模式、今世缘循环发展四个特色工作已实施,“无废”盐化园区方案暂未印发。

三是宣传力度不强。“无废细胞”创建工作中仅“无废工厂”建设印发了具体实施细则,并率先打造完成全省首座“无废加能站”,其他“无废细胞”创建工作开展较慢,未能形成浓厚的宣传氛围。

四、下阶段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印发方案。在年底前各县区要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完成实施方案印发,并结合2023年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目标任务书要求,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五大类固体废物为重点,加强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体系方面建设,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

二是开展年度评估。各牵头部门要主动对照市级“无废城市”建设指标清单及时对条线工作进行评估,各县区要结合县区“无废城市”实施方案,开展年度评估工作。

三是组织调研督察。市“无废办”将联合“无废城市”建设技术支撑单位对各县区及市直部门“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现场调研,对未达到年度目标任务的单位进行通报。

四是进行舆论宣传。市“无废办”将组织“无废细胞”牵头单位开展座谈会,明确工厂、校园、社区、商场、家庭等“无废城市细胞”创建标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方式广泛传播“无废”理念,提高市民的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