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亚体育在线_英亚体育投注-360足球直播推荐

涟水县:“七坚持”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

时间:2025/01/20    来源:涟水县政府办    字号:[ ]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涟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持之以恒实施“2233”发展战略,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全国百强县。

一是坚持扩量提质、建群强链,更大力度建设工业强县。全力以赴推动招商选资,实施招商选资“5166”行动,围绕四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全力攻坚产业链链主项目、上下游配套项目、“小而美”科技项目。争分夺秒推动项目建设,实施工业项目建设“3855”行动,强化项目“五新”全生命周期管理,紧盯实物量,确保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坚定不移推动产业集群,坚持“点、线、面”协同发力,积极举办产业链对接活动,完善“规上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的梯度培育机制,扎实推进“智改数转网联”。

二是坚持质量为先、特色发展,更实举措推动教育强县。持续提优教师队伍,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实施“涟尚名师”培育工程,全面落实关爱激励教师九条措施,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提高教研水平,加强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训“四位一体”规范化建设,深化“融学·水韵”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普通高中学科研究中心建设,推动形成更多教研成果。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深化集团化办学,持续擦亮“涟校连家”品牌,进一步加大寄宿制学校建设力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普通高中拔尖人才和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今年高考再创佳绩,清北实现突破。

三是坚持改革赋能、创新驱动,更新理念增强内生动力。建强开发园区主阵地,持续加大开发园区改革力度,更深层次推进“管委会+公司”运作提升,持续完善“一区三园”建设,扎实开展低效闲置用地“腾笼换鸟”,持续开展工业集中区提质增效行动,加快推动工业集中区成为规上企业集聚区。跑出深化改革加速度,持续加强数字政府建设,丰富拓展“涟快办”品牌内涵,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好县属国企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后半篇文章”。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成“涟-溧科创飞地”,加强一流人才和团队“引育用留”。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开展境外经贸招商,加强对重点外贸企业的运行监测分析,全力帮助企业拓展外贸业务。

四是坚持建管并举、内外兼修,更宽视野做优城市品质。加快提档城市功能,精细化改造6个老旧小区,精心打造清水塘片区现代都市田园,实施红日大道东段、晨曦路改造工程,建成264省道涟水南段主体工程,统筹城市更新与征收安置等工作,抢抓以旧换新政策机遇期,推动大宗消费扩量提质。精细实施城市管理,常态长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进一步擦亮党建引领“涟心万家”红色物业品牌,推动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持续优化城市生态,扎实做好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稳步推进水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

五是坚持优先发展、强村富民,更深层次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大力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发展更有奔头的现代农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实施环境提升、绿化美化等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建设,深化乡村治理,建设更具魅力的和美乡村。深入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鼓励村集体领办创办劳务合作社和集体农场,深化农村土地经营管理权制度改革。落实村民就业创业鼓励政策,促进更可持续的富民增收。

六是坚持用心用情、尽力量力,更暖行动提升幸福指数。深入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深入推进“医脉涟通”工程,提升急救急诊能力,深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放大淮剧“涟水现象”影响,推进《村里有个管得宽》全省巡演,加大送戏下乡力度,加大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新兴业态的培育力度,提升文体惠民水平。围绕“稳就业、扩就业”,举办各类网络及现场招聘会,纵深推进全民参保扩面提升行动,聚焦“一老一幼”,扎实推进“1+5+N”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夯实社会保障基础。

七是坚持慎终如始、防范风险,更高标准筑牢安全屏障。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全面防范系统性安全风险,强化救援体系建设,打造更加过硬的基层安全监管专业队伍,进一步筑牢本质安全基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理顺县矛调中心运行管理体制机制,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扎实做好政府债务风险防控和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强化网络舆情管控,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