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涟水县从政务服务的“集成极速”到政策扶持的“精准滴灌”,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既是“速度”的比拼,更是“温度”的传递,让企业“扎根有信心、成长有沃土”,激活了城市发展的全盘活力,努力把更多不可能变成可能,让营商温度可感可触,力促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多元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近悦远来”。近年来,涟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澳英亚体育投注: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锚定“四最”营商环境目标,深入践行“做的要比说的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理念,持续丰富拓展“涟快办”品牌内涵,在全市首创“零跑腿”办结项目“五证联发”,项目攻坚连续四年在淮安市领跑,助推涟水跻身“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在这片投资热土上,法治化、专业化、人性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吸引企业“近悦远来”的“强磁场”。
二是以“梧桐树效应”吸引企业落地生根。近年来,涟水县重点培育打造,着力招大引强,聚力延链强链,吸引了中信华、特创科技等30余家行业百强企业落地生根,并积极促进涟水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纤维新材料产业“两链”融合发展,通过“梧桐树效应”,缩短企业采购半径,显著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从而逐步形成“上游玻纤布、覆铜板、PCB,到中游电子元器件、半导体封测,再到下游终端电子产品”的全产业链生态。在合法、合规、合理的范围内,把事情办好、办快、办简便。想企所想,把基础工作做细、做透,考虑在前。
三是用“快工出细活”来推动企业快速落地。近年来,涟水县重点围绕企业“五新”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组建“涟快办特战队”,推动“极简申报、极速审批、极优服务”常态化落实,推进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建成即验收”“竣工即交付”,为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2024年,涟水推动35个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全市首创并实现12个项目“零跑腿”办结“五证联发”,有效解决问题1200余件。为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今年以来,涟水先后召开了47场招聘会,组织126家次企业,提供涵盖纺织服装、绿色食品、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及新能源、纤维新材料等行业的2800多个就业岗位,参与群众2.2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00多人。
从2024年项目招引数量、体量均创历史新高,新开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规模全市最大、新竣工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量全市最多,到四大主导产业产值增长28%,其中绿色食品产业产值即将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34%,智能装备及新能源产业产值达115亿元、同比增长30%,再到新增“四上”企业246家、工业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0家,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10677.14万元、发放设备更新补贴4528万元……这些经济爆点背后的流量密码,正是涟水县对营商环境的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