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涟水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的服务承诺,以全面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窗口服务管理水平为抓手,优布局、建机制、扩平台、提质效,着力打造高效便捷、群众满意的涟水政务服务品牌。
一是当好群众“贴心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涟水县不断强化“一窗通办”服务举措,设立12个受理窗口,全面整合户籍、出入境、交管、网安、治安等公安业务,并设置咨询引导区、自助服务区、受理区、等候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创新实行“警捷办”便民服务,专门开通延时服务、上门服务、绿色通道,将窗口“开”到百姓家、“开”到医院,专门为重病的老年人、行动不便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理身份证服务,最大限度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另外,针对群众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该县设立“办不成事”窗口,设置专人在窗口负责现场解决群众“办不成事”的问题,实现群众诉求全流程处理,彻底消除办事群众无处咨询、无处建议、无处投诉、无处解决的烦恼,让难办的事办得了、办不成的事办得成。今年以来,该县公安窗口已累计为企业群众办理各类业务32920件,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办理40余次,获群众赠送锦旗6面,感谢信3封。
二是当好网办“服务员”。为便利群众办事办件需求,该县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全流程网办”,落实24小时在线值班审批,实现全流程网上受理审批,推动公安政务服务事项从网上“能办”向“好办”“快办”转变。强力推进“网上办”、错峰实行“预约办”等措施,进一步缩减申请人办事手续和时间,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搭建“网办中心”,配置专门的设备与人员,对户口申报、迁移、变更等高频个人事项实现网上提交材料进行预受理,对禁区通行证、无犯罪记录证明开具等业务实现线上全流程办理。将审批服务工作从分散在实体窗口的“前台值守”模式,逐步转变为集中在网络后台的“按需响应”模式,构建“多前端协同收件、一站式集中审批、全流程办件管控”的公安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群众“进一网、到一窗、用一机”,就能“办成事、办好事、办多事”。另外,持续开展“双减”行动,优化办事流程、精简申请材料,并开展“免交证办成事”,努力打通网上梗阻,实行电子证照调取,着力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今年以来,“网办中心”累计办理涉企业群众业务共计7497件。
三是当好企业“店小二”。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涟水县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涉企综合服务窗口”,整合涉及企业的行政许可服务类事项,推出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一站式”服务,全面落实“全国通办”“只跑一次”等措施,不断推出适应本地经济发展的惠企举措,确保企业需求事项“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同时,落实“一企一警”联络机制,梳理全县重特大产业项目47家、重点企业16家,全部实行领导、业务警种、辖区派出所三级挂钩走访,并选派各警种派出所37名骨干民警担任“营商服务专员”,搭建20个警企微信群,细化公安服务、安全防护、责任落实三张工作清单,为企业提供多层保障、加倍服务。今年以来,组织开展走访企业问需60余次,共为企业受理各类业务865起,解决难题23个,实现了企业挂钩走访100%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