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亚体育在线_英亚体育投注-360足球直播推荐

涟水县:以文艺赋能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5/06/26    来源:涟水县政府办    字号:[ ]

近年来,涟水县不断放大淮剧艺术“涟水现象”品牌影响力,深入推进《融入乡村振兴大局、实施“淮曲涟涟”惠民工程》,以文艺宣传乡村振兴,以文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为建设更高水平百强县注入文艺力量。

一是突出文艺服务,坚持政治宣传引领乡村振兴。为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宣传到乡村生产生活一线,促进广大干群了解农村、农业、农民发展方向,涟水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乡村广泛宣传。编排了《永远跟党走》等文艺节目,用群众爱听爱看的琴书、锣鼓、快板书、相声等形式赴石湖镇、高沟镇、南集镇等地巡演,宣传新时代乡村发展政策;编排了《一只袖章》等小淮剧以文艺志愿者身份走进镇村群众开展义演,宣传乡村干部带领群众苦干实干典型;在全县举办“奋进新征程”歌手大赛,激励广大干群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展现涟水百万人民矢志走在前、建设百强县的昂扬斗志和精神风貌;县书协、美协和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永远跟党走 艺绘新时代”主题书画作品展、“笔歌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书画摄影展等,进一步颂扬先进,凝心聚力促发展;以编创反映乡村振兴题材的“村官三部曲”“党员三部曲”精品淮剧不定期送戏下乡演出,将党在“三农”方面的政策送到寻常百姓人家,助力农民增收,引领乡村振兴。

二是强化文艺惠民,倡导良好民风促进乡村振兴。为在乡村营造一个和谐向上向善的发展环境,涟水县在强化文艺惠民的过程中,大力倡导良好的社风民风。顺应乡村百姓喜爱和诉求,坚持地方主创戏曲惠民演出,将乡村发展、乡风文明、移风易俗、身边典型等融入淮戏艺术,形成“戏从农村来,演给干群看,引导村风民风,启迪乡村发展”局面。县淮剧团以“接地气、有意思”为创作宗旨,主创人员扎根镇村采风采访,立足涟水乡村振兴前沿先后创作排演了《村里有个管得宽》《村里来了花喜鹊》《留守村长留守鹅》等系列精品剧目,并开展常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演农民的事、说农民的话、唱农民的腔,通过戏剧的形式向广大干群传达乡村振兴发展、弘扬新风正气的系列信息;“百姓大舞台”坚持每周义演,组织淮戏志愿者利用“百姓大舞台”每周在露天广场为群众免费义务演出,满足广大戏迷群众诉求,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范荡乡土小淮戏团”等民间文艺团体,扎根乡村群众,自编自演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日常坚持镇村公益巡演,寓教于乐,在百姓中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向上向善、勤劳致富、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等良好风尚,他们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是演员,被地方干群称为百姓身边永远带不走的文艺团体,深受乡村干群好评。该县淮剧团的每月送戏下乡惠民演、“百姓大舞台”的每周免费演、民间乡土艺术团的长期扎根群众身边公益演,在文艺惠民、倡导良好民风方面各具风格,各有特色,各富成效,逐步形成了“淮曲涟涟”惠民工作品牌,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发展氛围。

三是注重文艺提升,致力增强本领赋能乡村振兴。为推动基层文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优质文艺产品,切实以优秀作品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涟水县不断提升文艺工作者服务能力和水平。每年年初召开全县文艺工作座谈会,围绕提升文艺水平赋能乡村发展听取文艺工作者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工作清单。办班集中辅导。利用县文化馆小剧场,针对不同文艺协会诉求,举办各具特色文艺辅导班,进一步提升城乡文艺工作者水平。专家结对帮带。选派县优秀文艺志愿者赴南集、保滩、红窑等镇村文艺团体开展实地辅导,并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提升民间文艺团队服务能力。邀请名家指导。结合省文联在全省开展的“茉莉花开文艺轻骑兵志愿行”,邀请文艺名家名师来涟授课辅导,在文艺创作、文艺节目、文艺细节等方面打磨提升,力求精美。集中展示点评。每年年底举办全县群文新作调演,各镇选派优秀文艺节目参加集中展示展演,同台献艺,组织专家现场点评,各文艺群体互学互鉴,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