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淮安市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题 工作动态
近年来,淮安区创新构建专员体系、服务体系、提升体系“三体系”工作机制,以标准化、认证认可、质量服务、知识产权等大质量工作为抓手,提供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质量综合服务,全面夯实辖区质量基础,推动企业质量效益双提升,稳步促进区域主导产业升级,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是锻造专业队伍,构建“三级联动”服务矩阵。出台《质量专员工作制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好、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人员担任质量专员,实行动态管理机制。通过专题培训、内部研讨、实践锻炼等方式持续提升专员能力,现已形成区局、分局、专家三级联动,且覆盖辖区主导产业的“三点一线”式质量专员服务网络。同步建立队伍建设、服务内容、工作流程、保障机制和考核评价五维工作机制,以及需求收集、任务分配、服务实施、跟踪反馈、质效评估五维流程化服务模式,确保服务规范高效。
二是创新服务机制,构建“多元协同”质量生态。聚焦企业全链条质量需求,系统推进服务模式创新。依托产业集聚区设立“质量小站”,编印《“市监蓝”服务指南》,推行专员“入站式”服务,将政策送上门,2025年现场登记并解决企业质量诉求36项。持续开展首席质量官培训,累计培训210余人次,实现369家列统企业及中小微企业全覆盖,苏盐井神《基于数字化的“产供销运”全过程质量协同管理》典型案例收录入市监总局2025年良好实践一书,并在央视重磅发布。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问诊机制,全年征集并解决品牌、标准、专利等各类问题56件。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专利审查周期大幅压缩,并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纠纷应对与维权支持。深化“政银企”协作,举办专题推介会2场,帮助32家企业获质量征信和知识产权融资2.8亿元。推动成立行业质量创新联合体,聚力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三是实施精准提升,绘就“质量强链”行动图谱。实施派单式任务管理机制,依据企业需求类型,结合专员专业领域与个人特长,精准分配服务任务;对复杂综合性需求,组建跨领域服务小组协同攻坚。今年以来,制定8张任务清单和6项质量工作图谱,精准识别产业链短板,系统推进质量强链行动。开展小微企业质量认证提升行动,覆盖24家企业;推进56家重点企业标准制定与实施提升计划;组织13家企业开展质量比对;走访22家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召开质量分析会2场,解决质量与技术问题72项。新培育申报“江苏精品”企业2家、质量信用AA级以上企业6家,推荐申报省长质量奖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