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扎实做好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保障工作。近期,经开区联合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社会事业局组织召开全区开学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区内各高校、中小学、幼儿园食堂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及关键岗位从业人员参会,通过政策解读、责任明确、监管部署,全面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堂经营管理行为。
结合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重点,围绕“源头可溯、过程可控、责任可追”核心目标,明确四项关键监管要求。
一、强化源头追溯监管。要求各校园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制度,重点核查米、面、油、肉、蛋、奶等大宗食材的检验合格证明及溯源信息,确保每批次食材来源清晰、质量合格。市场监管部门将同步加强对校园周边食材供应商、配送企业的监督检查,建立“供应商档案”,对失信企业实行联合惩戒,从源头杜绝不合格食品流入校园。
二、严格过程规范监管。针对食堂食品加工制作、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关键环节,逐项解读《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明确“生熟分开、烧熟煮透、留样足量足时(48小时)、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等硬性标准,要求校园食堂建立“每日巡查记录”,确保各环节操作合规,消除交叉污染、食材变质等风险隐患。
三、压实主体责任监管。强调校园食堂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及整改清单,定期向市场监管部门报送自查情况。市场监管部门将把校园食堂纳入重点监管对象,开学后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对未落实主体责任、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单位,依法从严查处并公开曝光。
四、完善应急联动监管。专项讲解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流程,要求各校园完善应急预案,明确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联动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件,能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封存涉事食品、第一时间配合调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影响。
下一步,经开区将以此次培训会为基础,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通过常态化飞行检查、食材抽检、责任约谈等方式,切实把好校园饮食安全“入口关”,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放心的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