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淮安区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积极探索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借力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将数字化与公共资源交易进行系统集成和有机融合,下好该区公共资源交易“三步棋”。
下好“制度棋”,推进中心标准化建设。该区持续加强工作岗位职责、档案管理等配套制度建设,今年先后出台勤廉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配套制度6个。为积极落实《江苏省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方案》要求,稳步扩大公共领域应用,科学制定数字人民币支付“三步走”实施方案,推进交易数字化转型,目前已在专家评审费支付等场景成功实现“数字人民币+公共资源交易”结算业务。
下好“平台棋”,升级数字化交易服务。该区依托“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思维,高质量高标准完成交易服务平台智能化、标准化改造,“不见面开标”“长三角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运行,创新推行智能辅助评标系统,实现从项目登记到合同签订再到档案归档,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进场交易项目真正实现“应数必数”“能数必数”。今年以来,该区共完成各类交易项目85个,交易额16.81亿元。
下好“服务棋”,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该区为精准纾困惠企,积极推行交易进场“零门槛”、交易流程“零拖延”、交易环节“零障碍”、交易主体“零跑腿”、交易质效“零投诉”的“五个零”服务模式。全面落实面向中小企业预留采购份额、免收投标保证金等“一揽子”惠企政策,中小企业市场参与度和占有率明显提升;大力推行“政采贷”“保函”等金融产品一站式线上办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