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入践行“做得要比说得好、服务要比需求早”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和水平,淮安区创新推行“营商服务专员”工作制度,通过组建高素质专员队伍,下沉一线、精准服务,有效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推动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全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办事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的“四最”营商环境。
精准选配,构建“点对点”服务网络。该区从31个区级机关涉企服务部门中,精心遴选了69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意识优的领导干部,担任“营商服务专员”。每名专员明确挂点服务对象(涵盖企业及项目),覆盖辖区各属地、各行业,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精准服务网络。专员们采取“不脱产”方式灵活开展服务工作,确保服务企业“不断档”。
常态走访,推行“三个一”服务机制。为确保服务实效,该区为营商服务专员量身定制了“三个一”常态化服务机制:每月开展一次实地走访、一次负责人恳谈、一次问题反馈落实,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面对面交流,精准把握发展痛点和政策诉求。截至8月底,专员们已会同镇街帮办人员累计走访企业260余次。在走访中,他们不仅是“信息员”,更是“政策宣讲员”和“申报辅导员”,重点围绕产业扶持、税收优惠、物流保障等系列惠企政策,进行精准解读和申报指导,帮助企业“对号入座”,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切实将政策“白纸黑字”转化为企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全程帮办,打通项目落地“快车道”。对于企业投资项目,营商服务专员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帮办服务:事前主动介入、事中贴身帮办、事后持续跟踪;面对本级层面难以解决的复杂涉企问题,该区巧借市级资源破解难题,有效保障了项目“引得进、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截至8月底,已成功推动解决企业疑难问题12件,提速办理一般性涉企问题56件,为企业发展扫清了障碍,实现了服务效能的再提升。
“营商服务专员”制度从企业视角感知痛点、从基层视角疏通堵点,该区打造的高素质、专业化、贴近一线的营商服务专员队伍,是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通过制度化、常态化的精准服务与协同联动,不仅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更从深层次推动了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为该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