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履职,扎实推进常态化“经济体检”,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为高质量发展护航。
一是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成果,把“讲政治”贯穿始终。建立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风险防范和责任落实机制,联合人大、纪检、组织等成员单位,对审计委员会议定事项和领导批示落实情况每月跟踪督办,每季度专题报告,在年中召开的审计委员会会议上重点汇报4份委员会出台文件和124件领导批示落实情况,并对重点事项制发审计建议函或督办函,有力推动各项部署落地落实。
二是全力抓好上级部署落实,把“强履职”贯穿始终。坚持上下“一盘棋”,通过人员倾斜、力量倾斜、资源倾斜,认真落实好上级部署的各项审计任务。在地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审计中,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强化研究分析,针对基层涉农贷款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研提审计建议。在大运河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中,积极运用GIS、无人机等信息技术筛查疑点,推动“住家船”搬迁、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在药品和医用耗材设备审计中,5篇专报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推动出台《高值医用耗材可追溯机制》等63份制度文件。
三是服务保障改革发展大局,把“促治理”贯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省委全会“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要求,在“同级审”中深入剖析140家部门单位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揭示非零基预算导致部分支出固化等19个零基预算问题,占“同级审”揭示问题总数的44%,编印零基预算改革政策和案例,推动更好发挥财政政策效能。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要素成本最低营商环境部署,对供水、供气等51个特许经营项目开展专项审计调查,进一步推动强化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在物业管理审计中发放3000多份调查问卷,实地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推动市有关部门出台规范机动车停车收费行为等制度文件,督促老旧小区改造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112处、新增充电桩159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