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村公路与沿线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畅通城乡、高效连接市场的作用,才能把农村地区的环境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方案》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加快乡村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简称“乡村三路”)。英亚体育在线:优质的自然人文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农业农村发展优势,促进了农村公路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从“出行路”到“小康路”再到“美丽路、幸福路”的跃升。
一是乡村资源路建设助力特色农业资源规模化发展,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农业景观廊道,为农村第一产业注入生命力和增长点。在金湖县256县道淮荷线沿线大力发展莲藕、水稻套养龙虾、螃蟹生产模式,带动全县3万多人从业,年产值超30亿元;在淮安区306县道流朱线,推动车桥镇万亩芡实产业聚集;洪泽区依托地理标志农产品“岔河大米”“淮安大米”,集中种植数万亩优质水稻,打造乡村资源路白马湖大道(251县道)。乡村资源路建设带动沿线特色农业集聚,农村第一产业规模化生产带动第二产业加工业品牌化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品牌化,又可以推动农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一特”的产业发展格局起到重要引导和支撑作用。乡村资源路是“乡村三路”的基础形态,也是乡村产业路和旅游路形成的基础。
二是乡村产业路建设与乡镇企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廊道,为农村第二产业提供展示窗口和宣传平台。涟水县依托高沟镇浓厚的酿酒历史文化以及今世缘酒业品牌影响力,打造乡村产业路经典样本——今世缘大道,推动涟高路(102县道)与今世缘企业文化4A级景区融为一体。区域农村第二产业发展与农村公路建设相结合,在助力乡镇企业品牌宣传的同时,企业文化和产业景观又赋予公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品牌形象。乡村产业路是乡村资源路的升级形态,是交通发展促进资源向资产转变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向社区(园区)转变、农民向职业人转变。
三是乡村旅游路建设整合乡村零散资源和产业,打造区域乡村旅游吸引物和文化品牌,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催化剂”和“黏合剂”。洪泽湖旅游公路连通沿湖的盱眙、洪泽和淮阴三县区,全长164公里。该乡村旅游路以公路为空间轴线,以“大运河”世界遗产为文化内核,以洪泽湖为生态景观背景,有效串联起洪泽湖区农业、加工、生态、文化、旅游等零散、不成体系的各类资源,成为淮安市最核心的公路旅游交通产品。乡村旅游路不仅仅是城市民众旅游休息的场所,更是农村的高品质生活社区、农业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农民的高效益创收平台。由于农业生产、加工产业的聚集和高质量发展,催生农村服务产业的升级换代,推动农村公路由交通基础设施向公共服务产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