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亚体育在线_英亚体育投注-360足球直播推荐

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专题专栏 就业政策

市政府澳英亚体育投注: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

时间:2019-03-08

  淮政发〔2017〕15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澳英亚体育投注: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7〕131号)和《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澳英亚体育投注:聚焦富民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实施意见》(淮发〔2017〕27号)文件精神,实施惠民富民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和助力富民增收,现就进一步做好英亚体育在线: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就业能力

  (一)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联动。加强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衔接,制定重大政策时综合评价对就业岗位、就业环境、失业风险等带来的影响。在开展政府投资和重大建设项目论证时,把就业作为重要内容,明确增加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

  (二)促进结构调整与就业转型协同。以现代农业产业为主线,推进“4+1”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拓展农业就业空间。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打造“4+2”优势特色产业升级版,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促进产业升级与就业转型协同推进。完善“4+3”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打造现代服务业集群,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稳步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

  (三)促进小微企业创新发展与就业提质同步。发挥小微企业在创业富民扩大就业方面作用。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培育计划,培育一批“小升规”企业。开展科技小巨人培育行动,推动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进一步落实省市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意见、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意见等一系列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促进稳定就业与防范失业风险并举。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全面落实就业扶贫政策。稳妥做好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263”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工作。落实企业阶段性延长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开展生活帮扶等措施,化解失业风险。根据就业失业重点指标、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等变化,制定应对规模性失业风险预案。

  二、积极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培育就业新的增长点

  (五)促进新兴业态发展。将鼓励创业创新发展的优惠政策向新兴业态全面开放,符合条件的新兴业态均可享受相关财政、信贷等优惠政策。推动政府部门带头购买新兴业态的产品和服务。在符合相关规划的前提下,经市、县区政府批准,利用现有房屋和土地兴办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健康养老、工业旅游、众创空间、生产性服务业、“互联网+”等新业态的,可实行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期政策,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的,可以划拨方式供地。

  (六)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从业者与新兴业态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依法为其参加职工社会保险,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其他从业者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加快建设“网上社保”,为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参保及转移接续提供便利。落实异地个人住房贷款政策。

  三、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施全民创业行动计划,推进创业型街道(乡镇)、社区(村)、园区建设,组织开展“创响淮安”等主题活动,为创业者提供专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项目落地和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

  (八)推进创业载体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购置、置换、租赁、收回等形式,推动老旧商业设施、仓储设施、闲置楼宇、过剩商业地产转为创业孵化基地。支持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设农民工返乡创业园,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发展。推进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全覆盖,鼓励各驻淮高校根据专业特色建设各类大学生创业园。鼓励创业载体为创业者提供指导服务和政策扶持,对确有需要的创业企业,可延长孵化周期最长1年。完善县级以上创业示范基地评估认定和跟踪管理机制,按规定给予基地建设补贴和创业孵化补贴。

  (九)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实施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政策。加大创业引导资金投入,推进政策普惠,完善创业培训、一次性创业、创业场地租金、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基地运营、创业项目、社会保险等补贴政策。健全市级优秀创业项目遴选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促进创业项目向创业实体转化。

  (十)拓宽投资融资渠道。将个人贷款最高额度从10万元调整为不低于30万元,重点支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等九类重点群体。鼓励有条件的县区由经办银行直接托管担保基金,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利率由经办银行结合借款人信用情况、风险分担方式合理确定,在同期限贷款基础利率(合同签订之日)上浮不超过3个百分点。健全代偿机制,对贷款额度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的,由担保基金与经办银行按协议约定比例分担,最高全额代偿;贷款额度超过10万元的,由担保基金代偿不超过80%。

  四、突出分类指导和精准施策,保障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十一)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将求职创业补贴扩展到贫困残疾人家庭、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高校毕业生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允许就业见习补贴用于见习单位为见习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对见习人员的指导管理费用。落实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资金补贴等政策,建立高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长效机制;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计划,推进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建设,鼓励留学人员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方式创办企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社会组织就业,符合条件的可同等享受企业吸纳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研究,按规定将社会保险补助纳入劳务费列支,劳务费不设比例限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落实好学费资助、助学贷款代偿、优抚安置等政策。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的落户限制。

  (十二)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实施城乡一体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对在城镇无业和在农村无地无业或就业不充分的农村劳动者,可在常住地进行失业登记,享受均等化公共就业服务和普惠性就业政策。加大对发展潜力大、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多的县城和重点镇用地计划指标倾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特色县域经济、特色小镇、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发展需求,创造更多的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空间。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建筑业小微作业企业、“扶贫车间”等生产经营主体,对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注册的,给予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对吸纳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按规定落实补贴等政策,补贴标准和期限按现行规定执行。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扶贫再贷款优先支持带动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就业发展的企业及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经济主体。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等市场主体开展有组织转移就业的,按规定给予就业创业服务补助。

  (十三)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强化就业困难人员分类帮扶和实名制动态管理,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家庭至少有一人稳定就业,实现动态清零。加强社会保障与就业联动,对实现就业的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扣减必要的就业成本,建立低保缓退机制,增强其就业意愿和就业稳定性。因灵活就业、自谋职业或者自主创业使家庭人均收入达到或者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且主动申报退保的,可以采取缓退方式退出最低生活保障,鼓励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实现劳动自立。规范公益性岗位开发、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期满退出机制,公益性岗位补贴标准参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执行。严格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推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

  (十四)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完善落实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提供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创业孵化。拓宽退役士兵就业渠道,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落实刚性举措,确保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安排比例达80%以上;对自主就业的,强化教育培训,落实优惠政策,实施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遴选优秀退役士兵到城乡社区任职;对自主创业的,有针对性地提供“一站式”开业指导、注册登记和跟踪服务。按规定做好军人退役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十五)优化教育培训布局。实施现代职教人才培养基地工程建设,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统筹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逐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和招生质量。制定并实施职业教育专业发展规划,推动各中等职业学校对接英亚体育在线: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落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支持江苏淮安技师学院争创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加快新校区建设。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改进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加强职工实训基地建设,加快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劳动模范、高技能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十六)提高职业培训质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支持中职学校开展学徒制试点。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和需求,依托地方创业指导中心、职业院校、创业孵化基地网络平台等,开展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等培训。鼓励中高等职业院校加大社会培训力度。支持在职业院校设立职业培训点,大力开展企业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通用资格证书、优质教育培训资源。

  (十七)完善补贴激励政策。建立政府资金投入与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培训机构自主开展培训、劳动者自主选择培训机构、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依法监管的职业技能培训运行机制。扩大政府购买高技能人才培训成果范围,实现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补贴全覆盖。在现行职业培训补贴直接补贴个人方式基础上,可根据去产能企业失业人员、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的特点,创新培训组织形式,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直接补贴培训机构等方式开展集中培训。对依法参加失业保险、累计缴纳失业保险费36个月(含36个月)以上、当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给予技能提升补贴,纳入当地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目录的,补贴标准还可在培训鉴定成本范围内适当上浮,最高不超过30%。健全技能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完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并做好与职业资格制度的衔接,建立职业资格与相应职称和学历比照认定制度,推动企业在聘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同等享受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资福利待遇,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同等享受中专、大专、本科学历相关政策和待遇。

  六、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就业创业服务水平

  (十八)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尤其是农村行政村人社基层平台建设标准化,优先落实贫困村人社基层平台标准化建设。推动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延伸,扩大服务对象自助服务范围,推广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全程信息化,打造线上线下一体的服务体系。

  (十九)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方式。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建立定期培训、持证上岗制度。落实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充分运用就业创业服务补贴政策,支持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高校开展招聘活动和创业服务,支持购买社会服务,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特别是为残疾人全程提供岗前职业介绍、岗中就业跟踪服务等。

  (二十)推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构建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服务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消除城乡、行业、身份、院校、性别、残疾等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形成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格局。通过购买社会残疾人人力资源服务,引导社会中介机构从事残疾人职业介绍服务。建立入职定点体检和体检结果互认机制。

  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促进就业创业长效机制

  (二十一)强化政府责任。切实履行政府促进就业责任,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机制作用,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进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二十二)强化督促检查。各县区、部门要将就业创业工作纳入考核内容,细化目标任务、政策落实、就业创业服务、资金投入、群众满意度等指标,层层分解,明确时序进度和责任分工,督促落实。做好就业创业经费保障,强化资金预算执行和监督,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十三)强化统计监测和形势研判。完善统计监测制度,探索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创业等统计监测指标,做好企业用工监测。加强就业数据与宏观经济数据的关联分析,充分利用大数据开展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研判工作,为落实完善政策、实施精准服务、制定风险预案提供数据支撑。

  淮安市人民政府

  2017年12月29日